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介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王文章介绍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非常好,进展情况大家都比较关注。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文化部门的不断努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
今天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介绍了下一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 王文章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共性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主要依赖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这是国际性...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2日在介绍下一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思路时表示,今后将加强法规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 王文章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方式,但是最重要的方式是立法保护,立法保护是最根本的保护方式。应该说,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是比较注重推进立法保护的。像2005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就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底国务院又颁布了《关...
今天上午,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对于多国“抢申”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王文章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以及操作指南的相关规定,缔约国有权利、也有义务和责任,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本国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两个遗产国家共同拥有的同源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一个国...
天山网讯(通讯员翠荣报道)为做好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传承工作,由自治区民语委研究员佟加·庆夫、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体局局长文健等编著的《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于今年1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与读者见面。 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锡伯族世世代代的历史记忆,是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作为锡伯族的“集体记忆”,成为锡伯族文化的精华、智慧的...
灯盏糕、瓯塑、瓯绣、细纹刻纸、黄杨木雕……这些温州众多散落于民间的“宝藏”、承载着瓯越土地千年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望集中向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展示。记者昨天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市开始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近日成立筹建办公室,决定加快推进该项目建设。 作为东瓯名镇的温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进入各级非...
若羌,富庶辽阔而又神奇。楼兰文明在这块沃土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引人慨叹。近日,经巴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遴选,共选出若羌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13项:维吾尔族鼓吹乐、维吾尔族手工刺绣、维吾尔族阿拉且热瓦甫、维吾尔族民间达斯坦、维吾尔族叼羊、维吾尔族婚俗、维吾尔族若羌塞乃姆德等,涉及传统音乐、美术、技艺、舞蹈,民间文学,杂技与技艺,民俗等7个方面,其中,&ldqu...
新年伊始,纵览文化发展,一则消息“襄樊《鼓盆歌》入选央视晚会,文中说道,入选的《鼓盆歌》是襄樊原创的大型风情歌舞……,《鼓盆歌》还代表襄樊参加了……”,不禁让笔者诧异,鼓盆歌不是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吗?怎么迁徙异地他乡了?国家对非遗保护是很严肃的,经过再次查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rdqu...
人民网·天津视窗1月5日电:昨天(4日),在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十大类目共计50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15个项目作为第一批市级非遗的扩展项目,也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首次公开。 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方曲艺之乡,又是民间美术和艺术的汇集地,可谓是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宝库。本次公布的65个非遗项目,是从全市各区县的200多个项...
新华社台中12月12日电(记者陈斌华 应坚)鼓声咚咚,舞狮跳跃,泉州提线木偶与台湾霹雳布袋戏同台献艺、各有千秋……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2009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12日下午于台中创意文化园区揭幕。来自大陆、台湾的共800多件珍贵展品,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展分为大陆、台湾两部分。大陆部分由此前在台北举办的“中华非物质文化大展&r...
为落实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联谊会组派“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展览团一行八十五人,将于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三日赴台举办“根与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 据记者从中华文化联谊会了解,该活动是“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的市场流通,文博会朝阳区分会场之一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将于11月21-29日举办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暨“金石·篆刻”艺术展。 本届交易博览会将以“在流通中保护‘非遗’,在弘扬中发扬光大”为活动主题,在更广范围内邀请‘非遗&rs...
2009年6月,“巴中皮影”在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文化部联合颁发的“太阳神鸟铜奖”。“太阳神鸟”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据《巴中县文化志》记载:“川北地区早在宋代就有皮影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巴中县(今巴州区)共48个乡镇就有68个皮影剧团,清杠渡(今清江镇)就多...
中新社湄洲岛十月三十一日电 “妈祖信俗已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标志着妈祖文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当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台联名誉会长、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克辉说到妈祖信俗“申遗”成功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不约而同鼓起掌来,连声叫好。 十月三十一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四百多名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和各界嘉宾齐聚&l...
江西赣南采茶戏是国家首批评选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为传承发展好这一乡土文化瑰宝,江西省赣州市积极探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模式。 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正在上演,这部戏通过艺术的手段再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赣南苏区“山歌大王”贞秀、满仓、谢明生等人的曲折命运,充分展现了苏区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